-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羅納德.理查森(Ronald W. Richardson) (著) ; 林琬淳 (譯)
- 學科分類: 哲學類
- 書籍分類: 心理學
- 出版社: 本事出版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19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579121590
原生家庭療法:七個步驟,解開關係束縛,做出改變,重建更成熟的情感對應方式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與原生家庭和解,才能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很愛我的伴侶,就算各自的原生家庭習慣不同,也應該要互相包容、忍受。
‧你和你的家人如何處理意見分歧?大吵、冷戰?還是雙方坐下來討論?
‧當你和父母意見衝突時,你會否定自我情緒、滿足父母期望;還是刻意唱反調?
婚姻、親子、工作、友誼……
成年後許多的人際關係問題,
其實都可以回溯至我們在原生家庭中的經驗,原因在於──
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學習過在和重要的人親近時,怎樣才能夠繼續做自己。
每個家庭裡都有三角關係: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其他親戚的各種三角組合,
每個家庭裡都有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的角色,也存在著功能過度者與功能不足者,
這些角色隨時都在輪替,你是如此,你的父母亦如此……
舉例來說,你始終發誓絕對不會做父母曾經做過的某些事,
結果你可能還是去做了那之中的許多事,而你的父母可能也是這樣……
你在家中排行第幾?你有兄弟姊妹嗎?或是獨生子/女?
你的伴侶在原生家庭中又是排行第幾?
有么妹的長子通常與有兄長的么女最合拍,
有弟妹的長女跟獨子或有姊姊的么子最麻吉,
可是當長女遇上長男,極有可能隨時上演家庭權力爭奪戰……
‧透過原生家庭療法,讓你與他人維持親密關係的同時,又能追尋自己想要的東西。
對於每個人來說,在原生家庭的生活是極為強大的體驗,這種經歷會影響的不只有童年;還有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我們看待他人的方式,以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全都經由原生家庭的背景塑型而成,在原生家庭中發展的觀點會伴隨著我們一生。
人生中最困難的事情之一,就是讓情感從早期家庭環境中分離出來。有一種方法可以處理這種原生家庭力量,那就是原生家庭和解(Family of origin work)。
「原生家庭和解」總共有七個步驟:
第一步──家族譜系:你的家裡有誰?(畫出你的家系圖)
第二步──媽,妳好,還記得我嗎?(聯絡家庭成員)
第三步──創建家族史(建立涵蓋三代的家族編年史)
第四步──筆記本在手,隨時記下想問與探究的問題(調查研究)
第五步──你可以再一次回家(探訪家人)
第六步──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就是我(分化)
第七步──再來一次(學會了接納自己與他人)
這套療法能改變你在原生家庭中對自我的體驗,並延伸到目前的人際關係。藉著學習以新方式對待過去的「殘餘物」,讓你開始過更好的生活。如果你能用原生家庭的環境,看待過去「未了」的事情,你就能變得更為正面積極,也更能夠掌握自己的人生,不會被討厭的事件擊倒,並且能創造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 目錄
-
推薦語
-
致讀者
-
致謝辭
-
【Chapter 1】原生家庭問題很大?
-
【Chapter 2】家人是奇怪的生物
-
1、家庭運作的方式
-
2、家庭的規矩
-
【Chapter 3】家庭成員間的親密與疏離
-
1、靠近一點,又不要靠太近
-
2、表象會欺騙人
-
3、每個人都需要媽媽
-
【Chapter 4】你沒有比較好,你只是不一樣 ——處理分歧
-
1、差異帶來的焦慮感
-
2、對一致性的強烈要求
-
【Chapter 5】如何保持真我,同時保有友誼
-
1、保持真我,了解自己
-
2、融合的關係
-
3、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
-
4、功能過度與功能不足
-
5、結論
-
【Chapter 6】人際關係中的三角模式
-
1、三角關係到底是什麼?
-
2、三角關係的運行方式
-
3、三角關係中結盟的意義
-
4、三角關係中的各種角色
-
【Chapter 7】原生家庭中的出生順序與性別位置
-
1、長子女
-
①姊妹中的長女
-
②有弟弟的長女
-
③有弟弟的長子
-
④有妹妹的長子
-
2、么子女
-
①有姊姊的么女
-
②有哥哥的么女
-
③有哥哥的么子
-
④有姊姊的么子
-
3、排行居中的子女
-
4、獨生子女
-
①獨生子
-
②獨生女
-
5、雙胞胎
-
【Chapter 8】與原生家庭和解
-
第1步、畫出家族譜系
-
第2步、聯絡家庭成員
-
第3步、創建家族史
-
第4步、深入調查研究
-
第5步、探訪家人
-
第6步、忠於自我,成功分化
-
第7步、再來一次
-
【Chapter 9】作者個人的原生家庭和解歷程
-
1、我的原生家庭狀況
-
2、進行原生家庭和解
-
3、和解進展
-
4、處理三角關係
-
5、自我分化
-
6、結論
-
附錄1:家庭研究調查
-
附錄2:尋求專業協助以進行原生家庭和解
-
台灣相關資源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
-
青少年自殺:認識、預防及危機處理
謝永齡(著) -
全腦開發記憶策略與實務
常雅珍(著);何采芹,李晶,林敬堯(編) -
九型芳華,鑑古知來
林顯洋、張兆東、呂俐蓁(著) -
樂觀的態度,是成功的關鍵點
吳儀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