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書籍
來禽圖:翎毛與花果的和諧奏鳴

0 人評分過此書

可使用:0

線上閱讀中:0

下載閱讀中:0

借閱天數:0

請用Airiti Reader APP掃瞄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 內容簡介
【本書全文需連結至索引數位平台或閱讀器上使用,版權來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禽鳥是人類生活中極為親近的朋友。無論是置身於大自然山林、水域,或者行走於城市的公園、馬路上,甚至居家環境當中,幾乎無處不可發現鳥蹤。賞鳥,也自然成為熱門的休閒活動。 古代畫家習慣將禽鳥稱為「翎毛」,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有超過兩千件以上,以翎毛為描繪對象的古畫,形式林林總總,過去也辦過幾次以鳥類為核心的專題特展,包括民國七十三年的「宋代翎毛花卉冊頁」,九十年的「畫裡珍禽─紙絹上的鳥類世界」,與九十九年的「百禽百聲音 一動一情性」。歷代著名畫家,如黃筌(活動於903-965)、徐崇嗣(10世紀)、惠崇(約965-1017)、崔白(11世紀)、崔愨(11世紀)、李安忠(活動於1119-1162)、李迪(12-13世紀)、馬麟(約1180-1256後)、吳炳(12世紀)等,均善畫翎毛,並有形神兼備的傑作傳世,為禽鳥百態留下了最佳的翦影。 本次「來禽圖」特展,作品時代囊括宋、元、明、清至近代,型態可區分為「果熟來禽」與「鳥語花香」兩類。展出同時,並會搭配禽鳥的寫真照片一併陳列,觀眾可以透過繪畫與照片的詳細比對,具體理解歷代畫家對於禽鳥生態縝密的觀察力,以及當想要突破形似侷限時,如何藉助筆墨與萬物對話,來抒發內心情感的創作力。值此生態保育觀念日益受到重視的時潮中,歡迎大家在早春時節前來故宮看畫、賞鳥,共感這場翎毛與花果和諧奏鳴的美妙經驗。

國際計量

TOP
來禽圖:翎毛與花果的和諧奏鳴

*若沒有可用的測量指標,代表資料尚在更新,近期將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