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社會與文化」及「文學與美學」是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常態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廣邀海內外專家學者,以文會友,深受學界肯定。2008年適逢本系中文所碩士班創設二十周年,二十年前,本所首開中文學界風氣,在研究所開設了「文藝政策與文藝行政」、「文學的斷代研究」、「文學社會學」等課程做為「社會與文化」課程架構,往後歷屆的「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就在這一理念下,將教學、課程與議題相結合,分別探討過文學與宗教、區域文化與文學史、戰爭與文學、武俠小說、女性書寫、經典教育、經典詮釋等主題,會議成果也都結集出版,提供各界參考。
- 目錄
-
序
-
論朱熹之詩學及其禮樂論的總體關係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譯經語言初探
-
〈人間世〉:生活的智慧──莊子的風神
-
美術表現之文學性──從雕刻作品看文學的世界
-
漢唐之際海上歷險故事的宗教文化功能
-
重估王鐸在中國書法史上的意義與價值
-
情感支撐的詩意世界──東南亞華文詩歌中的聲情
-
從薛地到矽谷﹕地理、歷史對文化、文學的影響
-
「文學世界」的深化與開拓──綜論廿世紀西洋文學批評的特色與貢獻
-
論《聊齋誌異》中的女性主體意識
-
唐代豪俠小說與散樂
-
《紅樓夢》的神話美學──以神話描寫涵攝美學思想與藝術構思的美學功能
-
日治時期臺灣孔教宗教辨──以臺灣文社及崇文社為論述中心
-
風雨斷腸人──試析《儒林外史》王惠以降明朝寧王案衍生情節的寫作動機
-
由王國維之死看陳寅恪的「文化本位論」
-
理學家退溪詠物詩所呈現的物我觀和目前的環境問題
-
李白詩傳
-
論劉辰翁評點《世說新語》的文化意蘊
-
狡獪的演奏家──談閱讀前的心理準備
-
日本近代的文化維新主義
-
書體演進與不同場合的書體應用
-
折翼的天使──賈寶玉的心理創傷與自我療癒
-
原型與召喚──神聖性作者觀與文化人格的文學祭儀
-
「淡江大學第 12 屆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議程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