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作者在20世紀的動盪大時代中,親歷其境,在書中描述了由於科技進步、社會變遷,所引起的人力資源結構性大規模轉移及其帶來的衝擊。
本書深入記述橫跨台灣半世紀的珍貴紀實:
●促成了70年代我國技術職業教育的改革、台灣科技大學的誕生、國家雙軌制教育體系的形成。
●80年代中期「e」時代來臨前夕,我國科技資訊網路的籌創、資訊資源整合與邁向現代化的過程。
●學術研究方面,引進SCI(科學引文索引)、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評比方法,提升我國學術論文品質在國際間的地位。
●與美、歐、日無邦交下,推展科技資訊交流合作。
看早年教育部、國科會等首長,如何推動台灣教育、科技、社會等領域,邁向改革新時代!
本書特色
§看早年教育部、國科會等首長,如何在20世紀的動盪年代中,推動台灣教育、科技、社會等領域,邁向改革新時代。
§橫跨半世紀的珍貴紀實:
●70年代:促成台灣技術職業教育改革、台科大誕生、國家雙軌制教育體系的形成。
●80年代:「e」時代來臨!台灣科技資訊邁向現代化。
●在國際間提升台灣學術地位:引進SCI(科學引文索引)、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評比方法。
●與美、歐、日無邦交下,推展科技資訊交流合作。
- 目錄
-
陳序/陳履安
-
自序
-
第一篇 出生在農村、成長在動亂
-
第二篇 有幸受邀參與我國技術職業教育大革新,建構進修體系與籌創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現在的「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
第三篇 「e 」時代來臨:電腦、網路與通訊結合,資訊產業自動化大革命啟動時刻
-
第四篇 我國自1971年被迫退出聯合國,1978年美國又與我國斷交,國家處境艱險孤立
-
第五篇 代表國家科學委員會出任駐美芝加哥辦事處科學組長,服務美國中西部地區
-
第六篇 一段自主的人生
-
後記
-
附錄一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首任校長陳履安博士的「創校勒石紀要」
-
附錄二 賀 台科大建校四十年
-
附錄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回函
-
附錄四 高能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Dr. Friedman的兩封信
-
附錄五 國際友人BIOSIS總裁Dr. H. Edward Kennedy信函
-
附錄六 國際友人ISI總裁Dr. Eugene Garfield的信函與10年後的全家照
-
附錄七 悼念好友 孫永光教授文
-
參考書目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