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龚向和 (編)
- 學科分類: 社會科學類
- 書籍分類: 法律學 ; 法學院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地:中國大陸
- 出版日期:2019
- 語文:簡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7301301289
人权法学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人權基本理論與具體人權制度,涉及自由權、平等權、民主權、工作權、生存權、受教育權和特殊人權等方面,並從國內、聯合國和區域性三個層面對人權保護機制予以闡述,重點體現了我國在這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與發展趨勢。其具體特點如下:
1.定位科學。在法學體系中,人權法雖是一個獨立的部門法,但缺乏一個針對法學本科與非法學的通識教育知識體系。因此,學習和研究人權法,必須將人權法的基本理念、基本原理、法律規範和法律實務這四個層次的知識統一起來,既要注重對人權法現象的學理表述,也需要對人權法觀念進行深層次的理性思辯,深刻地研究人權法基本原理所支持的理論。但是,知識具有從低到高的不同層次,針對不同的對象應按照知識的不同層次要求來實施教學。就人權法學的本科教學而言,主要應當注重人權法學的基本原理和規範分析,即向學生提供一個人權法的總體框架和基本思維模式,並要求學生瞭解和掌握人權法是什麼、怎樣適用。本教材書正是基於這樣的定位,主要針對本科生的教學與人權通識教育而編寫。
2.體系創新。本書主要從理念與原理的層面,按照人權法內在的邏輯結構與理論體系,對人權法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進行了系統介紹和分析。同時,本書能夠及時反映人權法發展的最新變化和人權法學理論研究的最新國際動態,在批判吸收國內外人權法各種流派合理因素的基礎上,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權法學理論體系框架與知識結構。
3.體例新穎。為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尤其是體現具有本專業特色的“案例教學”方法,以增強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本書在體例上突破傳統教材的編寫體例,針對本專業教學的需要,結合教學實踐,每章除正文內容外,增加課外相關資料,力求成為一本體例結構新穎、注重啟發學生思維、知識含量大的教科書,更好地體現教材的時代感及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
- 目錄
-
主编简介
-
前言
-
第一章 人权基本理论
-
第一节 人权的概念
-
一、人权的主体
-
二、人权的本原
-
三、人权的内容
-
第二节 人权的属性
-
一、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人权的政治性与超政治性
-
第三节 人权的历史演变
-
一、前近代人权:以正义为基础的人权观念
-
二、近代人权:以自由为核心的第一代人权
-
三、现代人权:以平等为核心的第二代人权
-
四、当代人权:以博爱为核心的第三代人权
-
第二章 自由权
-
第一节 人身自由
-
一、人身自由的界定
-
二、人身自由的保护
-
第二节 表达自由
-
一、表达自由的界定
-
二、言论自由的法律保护
-
三、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
第三章 平等权
-
第一节 平等权概述
-
一、平等权的含义
-
二、平等权的理论基础
-
三、平等权的立法现状
-
第二节 平等权的分类
-
一、平等标准的变迁
-
二、一般平等权与具体平等权
-
三、形式平等权与实质平等权
-
四、平等对待与平等结果
-
第三节 平等权的价值与效力
-
一、平等权的价值
-
二、平等权的效力
-
第四节 合理差别对待:以少数人与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为例
-
一、少数人的平等权问题
-
二、弱势群体的平等权问题
-
第四章 民主权
-
第一节 民主权概述
-
一、民主权的含义
-
二、民主权的理论基础
-
三、民主权的构成范围
-
第二节 选举权
-
一、选举权的含义
-
二、选举权的基本原则
-
三、选举程序
-
四、选举权的保障
-
第三节 全民公决权
-
一、全民公决权的法律渊源
-
二、全民公决的范围
-
三、全民公决权的限制
-
第四节 请愿权
-
一、请愿权概述
-
二、请愿权的属性
-
三、请愿权在我国发展的可能性
-
第五节 担任公职权
-
第六节 抵抗权
-
第五章 工作权
-
第一节 工作权概述
-
一、工作权的正当性
-
二、工作权的法律化
-
三、工作权的保护范围
-
第二节 就业自由权
-
一、就业自由权的含义
-
二、就业自由权的限制
-
第三节 就业保护权
-
一、就业保护制度
-
二、妇女的就业保护
-
第四节 免于失业保障权
-
第五节 由就业派生的权利
-
一、获得合理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的权利
-
二、获得安全卫生的工作条件的权利
-
三、获得公平的劳动报酬的权利
-
第六节 工作平等权
-
一、禁止就业歧视
-
二、特殊就业保护
-
第六章 生存权
-
第一节 生存权概述
-
一、生存权的含义
-
二、生存权的性质与内容
-
三、生存权的保障标准
-
四、生存权的国家义务
-
第二节 社会保障权
-
一、社会保障权概述
-
二、社会保障权的发展历程
-
三、社会保障权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适当生活水准权
-
一、适当生活水准权概述
-
二、食物权
-
三、衣着权
-
四、住房权
-
第四节 健康权
-
一、健康权的含义
-
二、健康权的内容构成
-
三、作为基本人权的健康权保障模式
-
第七章 受教育权
-
第一节 受教育权的概念
-
一、受教育是权利而不是义务
-
二、受教育权的主体是所有公民
-
三、受教育权的义务相对人是国家
-
四、受教育权的客体是国家的积极行为
-
五、受教育权的内容体系
-
第二节 学习机会权
-
一、入学升学机会权
-
二、受教育选择权
-
三、学生身份权(学籍权)
-
第三节 学习条件权
-
一、教育条件建设请求权
-
二、教育条件利用权
-
三、获得教育资助权
-
第四节 学习成功权
-
一、获得公正评价权
-
二、获得学业证书学位证书权
-
第八章 特殊人权
-
第一节 妇女权利保障
-
一、妇女权利保障的依据
-
二、妇女权利保障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儿童、老年人权利保障
-
一、儿童权利保障的法理和规范依据
-
二、儿童权利保障的主要内容
-
三、老年人权利保障的基础和依据
-
四、老年人权利保障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其他特殊主体的权利保障
-
一、残疾人权利保障的特殊性和规范依据
-
二、归侨、侨眷权益保护
-
第九章 人权保护机制
-
第一节 人权保护的第一层级:国内人权保护
-
一、国内人权保护:国家义务主体及国家义务
-
二、国内宪法、行政法与刑法人权保护机制
-
三、民商法、专利法等人权保护机制
-
第二节 人权保护的第二层级:联合国人权保护
-
一、联合国人权条约体系保护机制
-
二、基于《联合国宪章》的人权监督机制
-
第三节 人权保护的第三层级:区域性人权保护
-
一、欧洲人权保护机制
-
二、美洲人权保护机制
-
三、非洲人权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