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本书全面梳理了联合国和WTO等国际组织在人权与贸易关系问题上的立场、原则与实践,系统介绍了国外机构和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理论,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出发,探讨我国对WTO与人权问题应确立的原则立场和采取的具体策略,包括如何在WTO新规则的制定中保证我们在人权与贸易关系上的发言权,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以及在人权特别是发展权、生存权方面的保护与促进等,从而对我国实务部门和学术界全面研究、深入把握相关领域的实践和理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目錄
-
封面
-
前折页
-
“中国人权研究”编辑委员会
-
书名页
-
“中国人权研究”总序
-
再版序言
-
前言
-
目录
-
第一章 “人权入世”思潮的国际背景
-
第一节 劳动权是人权吗?
-
第二节 冷战结束:劳动权与国际人权走向联合
-
第三节 劳动权与贸易挂钩:美国的政策及其争论
-
第四节 令人羡慕的GATT/WTO法律体制
-
本章结论
-
第二章 “人权入世”的法理之辩
-
第一节 “宪治化”理论与利益平衡理论
-
第二节 国际人权法与WTO法关系分析
-
第三节 “赫特尔案”的启示
-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人权保护还是贸易保护?
-
第一节 经济学家的理论质疑
-
第二节 对劳动权贸易政策的考察
-
第三节 虚伪的“保护”:美国峰科技公司案
-
第四节 美国推行劳动权标准的国际实践考察
-
第五节 伪装的保护主义?
-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ILO/WTO联合执行机制评价
-
第一节 方案中的联合专家组程序
-
第二节 方案中的救济措施
-
第三节 几点评价
-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WTO法律制度:促进人权?
-
第一节 游行者的胜利——西雅图会议
-
第二节 关于国际人权法的争论
-
第三节 融合的障碍——截然不同的法律体制
-
第四节 WTO促进人权——“硬币的另一面”
-
第五节 利益平衡理论——WTO法与人权的协调
-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WTO法与人权关系的国际法分析
-
第一节 自我包容性与国际法碎片化
-
第二节 WTO有权处理人权问题吗?
-
第三节 法律等级之争
-
第四节 规则之间的潜在冲突
-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国际贸易中人权政策的实证考察
-
第一节 贸易中的人权政策分类
-
第二节 附人权条件的贸易措施
-
第三节 WTO体制内的附人权条件贸易措施
-
本章结论
-
第八章 WTO国际人权事务实践
-
第一节 WTO与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
第二节 WTO与其他国际组织决议
-
第三节 WTO与金伯利进程
-
本章结论
-
第九章 附人权条件的单边贸易限制
-
第一节 单边贸易限制与一般国际法规则
-
第二节 WTO法与单边贸易限制
-
第三节 地区性(或双边)贸易协定中的人权条款
-
第四节 普惠制中的人权条款
-
本章结论
-
第十章 人权与WTO规则——联合国研究报告评述
-
第一节 研究报告的出台背景
-
第二节 报告的主要结论分析
-
第三节 对报告的几点评价
-
本章结论
-
第十一章 TRIPs协定与健康权
-
第一节 关于“南非案例”的激辩
-
第二节 WTO《多哈宣言》
-
第三节 2003年总理事会决议
-
第四节 关于TRIPs协定条款修订
-
第五节 《多哈宣言》任重道远
-
本章结论
-
第十二章 人权法与WTO协定条款解释
-
第一节 对“非歧视”原则的人权法解释
-
第二节 WTO协定条款解释与人权条约之适用
-
第三节 对“一般例外”条款的解释
-
第四节 关于解释的“补充资料”
-
第五节 非WTO法的国际法规则的适用
-
第六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条款的“启示”
-
本章结论
-
第十三章 WTO人权事务监督机制
-
第一节 建立WTO人权监督机制的理由
-
第二节 对WTO人权事务监督方式的探讨——欧盟模式
-
第三节 “人权入世”的制度性设计——哈里森方案和柯蒂尔方案
-
本章结论
-
本书结论
-
参考文献
-
索引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