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据。本书考察和讨论了个人及由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检验、修正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 目錄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的由来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由来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1.2.1 理论工具
-
1.2.2 研究方法
-
1.3 相关概念、理论和研究综述
-
1.3.1 相关概念和理论
-
1.3.2 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框架、创新和不足
-
1.4.1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2 研究创新和不足
-
2 户籍制度的起源
-
2.1 “一人世界”的交易、产权和制度
-
2.2 多人世界中的竞争与合作
-
2.3 对人的控制的根源
-
2.4 人类早期集团对人的控制制度
-
2.5 小结
-
3 集团控制
-
3.1 部落(联盟)时期集团控制的出现
-
3.2 夏的集团控制
-
3.3 商的集团控制
-
3.4 西周集团控制的终结
-
3.5 小结
-
4 户籍制度(以田制为中心)
-
4.1 春秋到西汉:户籍制度的出现和发展
-
4.1.1 春秋的户籍制度
-
4.1.2 战国和秦的户籍制度
-
4.1.3 西汉的户籍制度
-
4.2 东汉到南北朝:分割状态下的户籍制度
-
4.2.1 东汉到南朝的户籍制度
-
4.2.2 十六国和北朝的户籍制度
-
4.3 隋到唐前期: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的最后结合
-
4.3.1 隋的户籍制度
-
4.3.2 唐前期户籍制度
-
4.4 小结
-
5 户籍制度(以役法为中心)
-
5.1 唐后期到宋:以役户为主的户籍制度
-
5.1.1 唐后期的户籍制度
-
5.1.2 五代、宋的户籍制度
-
5.2 辽、金、元:依民族和社会经济形态的户籍制度
-
5.2.1 辽、金的户籍制度
-
5.2.2 元的户籍制度
-
5.3 明到清前期:户籍制度与赋役的脱钩
-
5.3.1 明:户籍制度与力役的脱钩
-
5.3.2 清前期:户籍制度与赋役脱钩的完成
-
5.4 小结
-
6 向个体控制的发展
-
6.1 清后期:从户籍制度向个体控制的转向
-
6.1.1 清后期传统户籍制度的崩溃
-
6.1.2 清末现代户籍制度的引入
-
6.2 民国:分割状态下的户籍制度
-
6.2.1 北洋政府时期的户籍制度
-
6.2.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户籍制度
-
6.2.3 抗战时期的户籍制度
-
6.2.4 解放战争时期的户籍制度
-
6.3 新中国:传统户籍制度的回归与调整
-
6.3.1 改革开放前的户籍制度
-
6.3.2 改革开放后的户籍制度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启示
-
7.1 户籍制度变迁的特征
-
7.2 户籍制度变迁的趋势
-
7.3 户籍制度变迁的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