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本书主要以晚清时期(1840-1911年)的海外旅行写作为研究对象,这一文体作为近代中国人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当时逐渐形成一种影响深远的"游记新学"。作者将旅行写作从西式理论化的研究模式中复归于文献考辨和史料钩沉的基础工作,搜寻冷僻的文献,考证稽查相关文史资料,对于以往研究多有发覆。在研究方法上,强调了传统学术的地域色彩与近代文化传播的多点扩散式地理图景,虽然谈的是中国人眼中的西方世界,但是其关注点和思想趣味往往与其文、其学的地域渊源密切相联系。其特点在于,不仅仅是分析文学文本,而是充分关注了中西文化交汇背景下的晚清士人社会。本书是以作者在北大中文系陈平原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为基础,继续研究充实而成的。
- 目錄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引言
- 一 “游记新学”的界定及其发生背景
- 二 研究对象的分析:文本与作者
- 三 结构和思路
- 第一章 洋务运动前中国人的海外旅行与相关诗文——航海文化的影响与近代报刊的推动
- 第一节 求法与朝觐之旅:宗教人士的海外旅行及其著述
- 第二节 两部“海客瀛谈”的写作背景
- 第三节 早期近代报刊中的汉士海外诗文
- 第二章 海外记游中的文人雅趣与市井俗调——近代上海新文化群体的异域采风诗文
- 第一节 风流名士的“文明小史”
- 第二节 启蒙大众与娱乐群俗的海外见闻
- 第三节 上海报人的“虚拟旅行”:《三洲游记》考实
- 第三章 学术考察记与人文日知录——“江南学术共同体”的海外视野
- 第一节 出国考察者的科技视野
- 第二节 学术“预流”:海外游记里的域外考史和访书
- 第三节 游记新学中的人文艺术交流
- 第四章 星轺笔录中的人格与文章——外交使臣对西方文明的反应
- 第一节 使臣抗节的人格陶铸:出身曾、李集团的驻外公使
- 第二节 桐城余响:重释游记中的文章之道
- 第三节 晚清北京政局与出洋旗人们的言论与心态
- 第五章 在汗漫之游中构想文明新境——思想启蒙者的海外阅历和世界蓝图
- 第一节 康、梁海外行程中的政教考察
- 第二节 “诗界革命”与晚清海外纪游诗
- 第三节 康有为的大同幻梦与天游眇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