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馬佳士(Joshua Eisenman) 、 史大偉(David H. Shinn) (著) ; 汪段泳 (譯)
- 學科分類: 史地類
- 書籍分類: 中國/臺灣歷史 ; 文學院
- 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出版地:香港
- 出版日期:2020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629968199
- DOI: 10.978.962996/8199
中國與非洲:一個世紀的交往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學術理性與外交智慧交融凝聚 全景式解析中國與非洲關係的歷史與現狀
鋪陳中非百年交往的歷史長卷 剖析新時代大國外交中重如「基石」的非洲戰略
本書堪稱最全面研究中非關係歷史與現狀的學術著作。作者細緻描繪中非交往的特徵與影響,深刻且豐富,內容涵蓋中非古代關係史;現當代政治、貿易、投資、對外援助、軍事、媒體和社會發展等不同領域下的中非合作。書中對近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下中非關係最新進展的分析及其前景展望,尤具價值。
-------------
中非關係已經發展成爲中國大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書大量運用第一手資料以及學界最新研究成果,全面分析了中非關係的歷史以及最新發展,全面解讀中國與非洲各國政府以及民間的各方面關係及議題,是每一位關心中國外交及國際關係的學者和公衆的必備參考書和必讀書。 我强力推薦,希望讀者和我一樣發覺開卷有益。
——趙穗生,美國丹佛大學(University of Denver)克貝爾國際關係學院(Josef Korbel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終身教授,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創辦人及主編
本書通過歷史、地理及重要主題(包括經貿,外援,人文,軍事)的探討路徑,解讀分析中國與非洲的關係,從毛澤東時代的「紅寶書」到現在的「負債表」。爲非洲研究者、中國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全面的素材。
——葉敏,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弗雷德裏克-帕蒂全球學院(The Pardee School of Global Studies)副教授
本書研究獨到,議題廣泛,研究深入。作者從美國人的視角嘗試從歷史角度探討中非關係在現代中國的發展,聚焦于新中國成立直至近年,將重點放在對中國與非洲國家交往的目標與使用的方法上,內容涉及中國與非洲國家的政治關係及貿易、投資和援助等議題,對中非關係進行了相當全面的介紹和分析,是一本從美國視角瞭解中非關係的重要著作,深入淺出,對於分析中非關係、中美關係和當代國際關係頗有啟發。
——李安山,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亞非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任
此書基於詳實的歷史資料和豐富的實地采訪,對中非關係的百年變遷做了全景式的回顧和展望,展示出中非合作的複雜多面。中譯版在英文原版基礎上有不少資料更新,翻譯精美流暢,是研究中非關係的重量級作品和必讀之書。
——鄭宇,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和非洲大陸的關係成爲國際關係中日益重要的一環。本書以廣闊的視野和詳實的數據爲讀者展示了一幅當代中非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文化關係的宏大畫卷,作者也從中國官方話語體系之外的視角對中非關係進行了冷靜的分析,是研究中國外交和中非關係不容錯過的一本好書。
——詹晶,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
-
中國近代史
黎光明(著) -
反右運動夾邊溝慘案倖存者證言
趙旭(著) -
中國和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
傅高義(著);毛升(譯) -
钟英:中共中央在上海(1921—1933)
吴海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