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戰爭的傷亡人數不只是統計數字,
從數字背後的脈絡,找出終止戰亂的關鍵戰術
以下這些問題,都能用數字來解答:
★手機訊號覆蓋率提高會助長叛亂活動?
★接受來自國外的援助計畫,會使人民遭逢更多的暴力行為?
★貧窮地區的人民較支持政府,還是較支持反叛勢力?
溺亡於地中海岸邊的男孩、奈及利亞森林區域被武裝分子綁架的女學童、伊拉克市集橫屍的民眾、雙子星高樓崩塌時竄入天際的猛烈黑煙……上述影像已經成為我們的集體經驗,象徵著當代戰事對我們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現代的衝突有別於傳統國家間的大型對抗型態,而是叛亂團體之小規模、地區性的恐怖攻擊行為。這一類的小型戰爭所帶來的死亡人數相當驚人,敘利亞內戰7年內奪走40萬條人命、索馬利亞的漫長內戰造成50萬人犧牲。此外,戰亂導致經濟發展遲緩,讓世代陷入貧窮之中,即使在戰爭後,長期惡化的國民健康狀況也很難迅速恢復。戰爭所帶來的代價實在一言難盡。
本書利用大數據分析,研究過去20年發生於拉丁美洲、中東、中亞至東南亞之衝突,包括波斯灣戰爭、九一一事件後的阿富汗戰爭等,試圖釐清通信網絡、經濟發展程度、平民傷亡以及國際援助與暴力行為之間的關聯,從異於過往的獨特角度來理解戰場,進而找出能減少傷亡、平息戰亂的最佳策略。
本書特色
◆利用統計方法分析戰場上的大數據資料,由此一開創性作法中,獲得許多獨特的觀點與成果。
◆打破以往大規模國家對抗型戰爭的既有印象,現代戰爭多為區域型的恐怖攻擊式戰爭,書中研究針對現實情況量身打造適切而嚴謹的研究假設與方法,得到的研究結果也能應用於實際戰場之上。
◆戰爭理論大多著重於如何取勝、如何造成敵方最大的傷害,而本書的研究從相反的觀點出發,以降低戰爭的傷亡,將戰爭帶來的傷害降至最低為目標,最終則希望能避免戰爭的發生。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
李思平(《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編輯)
──戰術性推薦──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施孝瑋(「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
黃竣民(「James的軍事寰宇」粉絲頁主編)
楊士範(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共同創辦人)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趙文志(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
蔡依橙(「蔡依橙的閱讀筆記」板主)
本書的主軸,是以大數據統計近代非對稱戰爭中,各種經濟狀況、科技條件、軍事活動和文化差異之綜合的交互影響,並分析出非對稱戰爭中最關鍵的要素:「人」,會有何種反應。這是一個無比艱難的議題,但本書令人驚豔之處在於,作者用情境式的主題介紹人因在世界各地衝突中發生的變化,而當您跟著作者一起用上帝視角來分析大數據時,將驚訝的發現,許多反應與預想的有極大落差。
──李思平,《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編輯
這本開創性的著作考察了十多年來對現代非對稱衝突的研究,提供了廣泛的證據,並就當今小型戰爭的型態,提出有效的策略。書中所描述的戰爭皆為作者們曾親身服役的前線戰場,本書是所有軍事領導人、政策制定者、專業人士和外交官都必須一讀的佳作。
──大衛‧裴卓斯(DavidH.Petraeus),退役美國陸軍將軍
本書的作者從最近的許多衝突中總結了許多「大數據」資料,以令人著迷的方式描述了各種類型的武裝衝突如何產生不同的結果,尤其是在資訊流通的關鍵問題上。這本傑作對正在戰區工作和研究戰爭的人們,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
──彼得‧柏根(PeterBergen)《吉哈德之國》(UnitedStatesofJihad)作者
這本書預示著當代衝突研究的革命,這場革命最終將使國防與外交在實務運作層面融合,並為決策者和前線人員提供真正有用的工具。
──安妮─瑪麗‧斯勞特(Anne-MarieSlaughter),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新美國基金會主席
- 目錄
-
封面
-
書名頁
-
獻詞
-
推薦序
-
前言
-
第一章 洞悉自己的戰場
-
戰爭的兩種型態
-
大數據分析
-
我們的研究目標
-
本書敘事風格
-
第二章 衝突事件實證研究計畫的動機與方法
-
我們的故事
-
團隊研究
-
第三章 資訊導向的叛亂事件與平叛行動
-
登場人物
-
均衡點
-
我們的研究命題
-
研究的意涵
-
第四章 資訊機制
-
測試資訊導向模式
-
手機比武器更神奇嗎?
-
反黑道干預手段
-
另類干預手段:訊號情報
-
從情報到回應之間
-
回到奈及利亞:通訊技術與服務會有利於叛軍發動攻擊嗎?
-
通訊技術及服務如何增加暴力?動員證據
-
哪方得勝?
-
何等情況下高連結性會有利於叛軍?
-
將其他衝突事件納入視角
-
情報與臨界點
-
第五章 發展協助的角色
-
衝突地區的援助
-
收買人心:簡史
-
資訊導向模式的具體預測
-
伊拉克的證據
-
菲律賓的證據
-
阿富汗的證據
-
那麼援助可以讓衝突惡化的證據怎麼說?
-
為什麼大型援助無法在阿富汗與伊拉克減少暴力?
-
結論:什麼有用?
-
第六章 鎮壓的角色
-
援助預算及安全:阿富汗案例
-
鎮壓 + 服務,或鎮壓 × 服務?
-
鎮壓 + 態度,或鎮壓 × 態度?
-
軍隊如何在現實世界操作?
-
援助應適度及安全的量化證據
-
測試增兵
-
鎮壓的直接效果
-
總結
-
第七章 平民如何回應傷害?
-
平民傷亡率、人心
-
節制與緩減
-
平民傷亡率與態度:巴基斯坦的調查證據
-
平民傷亡與態度:阿富汗調查證據
-
伊拉克:平民傷亡率如何對叛軍方產生影響
-
情報:伊拉克機制的證據
-
平民傷亡率對阿富汗衝突的影響結果
-
情報:阿富汗機制的證據
-
平民傷亡之影響:其他區域衝突的實例
-
不同的叛軍、不同的結果
-
未發射的子彈
-
第八章 經濟情勢與叛亂暴力
-
經濟情勢與內戰:跨國對應關係
-
解析傳統認知
-
相對剝奪感:貧窮人民較可能支持叛軍嗎?
-
叛亂勞動:需求與供給
-
就業、失業與暴力
-
情報市場
-
報復
-
掠奪:當餅變大時,暴力也隨之而來
-
掠奪與稅收
-
結論
-
第九章 方法在哪?運用資訊機制
-
與當地勢力合作的力量
-
衝突時期的協助可獲取民心
-
小規模的當地服務能贏得民心
-
小資訊、大收穫
-
什麼方法有效?重新部署、掌握資訊
-
第十章 理解非對稱衝突的深遠意義
-
非對稱衝突:延續的風暴
-
研究之重要性超越既往
-
贏得村莊,輸了戰爭?
-
何者有效?研究的心得
-
什麼是有效的?來自政策的教訓
-
附註
-
版權頁
-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