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美)斯蒂芬.卡尔博格 (著) ; 张翼飞 、 殷亚迪 (譯)
- 學科分類: 社會科學類
- 書籍分類: 哲學 ; 社會學 ; 社會科學院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地:中國大陸
- 出版日期:2020
- 語文:簡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7208163188
- DOI: 10.978.7208/163188
韦伯的比较历史社会学今探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本书通过对韦伯学术思想的深入研究,提炼出韦伯比较历史社会学分析模式,并以此为基础重构了他对中国儒学、印度种姓制度和古代以色列一神论的分析。作者还利用韦伯这一分析范式解剖了四个现当代案例:美国政治文化的独特性,现代公民的文化基础,19世纪德国的文化悲观主义以及“工作”在当代德国社会的“位置”,展现了韦伯比较历史社会学理论的有效性、持久性和在今天的实用性。
- 目錄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全书导论
- 全书概述
- 目录
- 第一部分 重构主题
- 导论
- 第一章 马克斯·韦伯对理性的分类:理性化历史进程的分析基础
- 第二章 观念的“动态自主性”对社会学家是否重要?马克斯·韦伯论彼世救赎宗教的起源以及当代美国社会群体的形成
- 第三章 世界观对过去与现在的影响:马克斯·韦伯论一个被忽视的社会学概念
- 第二部分 韦伯的因果分析模式
- 导论
- 第四章 马克斯·韦伯社会学中过去与现在恒久而紧密的交织
- 第五章 宏观比较:防范措施(precaution)、可能性、成就与限制
- 第六章 理论框架与因果方法论
- 第三部分 重构韦伯作品的重要进展:儒教、种姓制度与古犹太教的兴起与发展
- 导论
- 第七章 儒教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 第八章 印度种姓制度的兴起与发展
- 第九章 古代以色列一神教的兴起与发展
- 第四部分 应用韦伯I:深层文化的重要性
- 导论
- 第十章 禁欲新教的遗产和美国人的独特性:美国的政治文化
- 第十一章 现代公民身份的文化根基
- 第五部分 应用韦伯II:多因果分析与脉络——遇合分析
- 导论
- 第十二章 文化悲观主义的起源和扩张:20世纪早期德国公私领域间的关系
- 第十三章 当代联邦德国的文化和对工作的定位:一项韦伯式的型构分析和比较分析
- 第六部分 结论:把韦伯带回
- 附录I 社会诸领域在马克斯·韦伯社会学中的中心地位:维尔纳·桑巴特的挑战
- 附录II 马克斯·韦伯的情感社会学:一个初步分析
- 参考文献
-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