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馬國川 (著)
- 學科分類: 史地類
- 書籍分類: 世界史 ; 文學院
- 出版社: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地:香港
- 出版日期:2020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888694204
國家的歧途:日本帝國的毀滅之路(1912-1945)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1912年,隨着明治天皇去世、大正天皇登基,日本開始出現寬鬆的社會環境,民主主義運動高漲,實現了普選制和政黨內閣制。另一方面,軍部和右翼勢力的暗流涌動,最終在1936年釀成「二二六事件」。從那時起,日本迅速走向法西斯主義:先是侵略中國,而後向英美宣戰,結果不但給世界造成災難,日本自身亦幾乎被戰爭毀滅。
本書通過描寫1912—1945年間的重要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生動勾畫出一個曾經充滿希望的新興國家如何走向戰爭的歷程,也分析了日本為甚麼會走上自我毀滅的內在原因。
本書是《和魂洋才:締造明治時代的那些人》一書的續集,這兩本書完整地呈現了近代日本開國—崛起—膨脹—毀滅的歷史,是一個完整的新興國家的現代化故事。後起的日本走向戰爭之路,對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了解這段歷史,對於認識日本、認識新興國家的發展,對於今日中國具有現實和警示意義。
本書通過描寫1912—1945年間的重要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生動勾畫出一個曾經充滿希望的新興國家如何走向戰爭的歷程,也分析了日本為甚麼會走上自我毀滅的內在原因。
本書是《和魂洋才:締造明治時代的那些人》一書的續集,這兩本書完整地呈現了近代日本開國—崛起—膨脹—毀滅的歷史,是一個完整的新興國家的現代化故事。後起的日本走向戰爭之路,對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了解這段歷史,對於認識日本、認識新興國家的發展,對於今日中國具有現實和警示意義。
- 目錄
-
封面頁
-
書名頁
-
版權頁
-
序 讀日本,問國運
-
第一編 改造
-
德富蘆花:時代的憤怒與未來的憂慮
-
日本之春:第一次護憲運動
-
澤柳事件:教授對大學校長說「不」
-
阿部守太郎暗殺事件:日本的自制力漸將消退
-
從松方正義到孫中山:對日中關係的憂思
-
白虹貫日事件:日本歷史上最大的文字獄
-
平民首相原敬:「不讓這種潮流發展過快」
-
吉野作造:大正民主的旗手
-
牧野伸顯:預見世界形勢的外交家
-
日美戰爭不可取:一個海軍將領的警世之言
-
朝日平吾:想給國家治病的「病人」
-
北一輝:極左極右一紙隔
-
德富蘇峰:日本帝國的「戈培爾」
-
治安維持法:製造20年白色恐怖的惡法
-
第二編 轉向
-
「非國民」石橋湛山:大日本主義,還是小日本主義?
-
濱口雄幸:死於憲法黑洞的首相
-
室伏高信:侵華高潮中的反對者
-
與謝野晶子:從反戰詩人到戰爭歌頌者
-
井上日召:暗殺是菩薩行為
-
新渡戶稻造:「否定日本的慣犯」
-
犬養毅:「他必須成為國家改革祭壇上的供物」
-
菊竹六鼓:要憲政,還是要法西斯?
-
松岡洋右:讓日本成為「國際孤兒」的「國民英雄」
-
瀧川事件:大學與國家權力的最後較量
-
轉向:在權力面前彎曲的脊梁
-
豪斯上校的忠告:日本不要重蹈德國覆轍
-
美濃部達吉:學術問題政治化的犧牲品
-
河合榮治郎:戰鬥的自由主義者
-
第三編 絕路
-
住嘴事件:日本議會政治的潰敗
-
齋藤隆夫:吾言即是萬人聲
-
「不要錯過這班車」
-
桐生悠悠:我要離開這個畜生當道的世界
-
山本五十六:把國家命運押在賭桌上的「英雄」
-
及川古志郎:日本海軍為甚麼沒有阻止戰爭?
-
日本為甚麼會選擇「民族切腹」?
-
東條英機:牢牢抓住多數灰色群體
-
立此存照:和軍國主義同流合污的知識分子們
-
佐佐木八郎:一個充滿理想主義的神風特攻隊員
-
一個紀念碑的故事:日本人為甚麼仇恨美國?
-
吉田茂:從「謀反分子」到「愛國者」
-
後記 站在思想和時間一邊
-
近代日本大事記(1912—1945)
-
參考書目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