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必修课程“数学教学论”的教材,主要阐述数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要求。全书共分十二章,内容包括: 绪论、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回顾、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数学的特点与中学数学、数学思维与学生发展、中学数学能力与教学、中学数学学习、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师范生的培养与综合素质优化、数学教育理论与中学数学教学、中学数学思想方法、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中学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本书广泛吸收全国各地数学教育教学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和优秀实践经验,力求深刻领悟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精神,适应新世纪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本书第一版自2009年出版以来,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欢迎,并于2011年获吉林省优秀教材三等奖。第三版在保持前两版特色及内容结构的基础上,根据2017年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以及近几年用书教师和学生的反馈信息,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修订。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本、专科“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以及其他各级、各类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科研参考书。
为了方便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编者可为任课教师提供相关内容的电子文件(课件ppt,标准化题库等),具体事宜可通过电子邮件与作者联系,邮箱地址:chengxiaoliang92@163.com。
- 目錄
-
封面
-
版权
-
内容简介
-
“21世纪数学精编教材·数学教育教学系列”编委会
-
“21世纪数学精编教材·数学教育教学系列”书目
-
作者简介
-
第三版 前言
-
第二版 前言
-
第一版 前言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数学教学论的学科特点
-
一、 数学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独立学科
-
二、 数学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
-
三、 数学教学论是一门正在完善的学科
-
第二节 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内容
-
第三节 数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
一、 历史研究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实验研究法
-
四、 个案研究法
-
第四节 学习数学教学论的重要意义
-
一、 学习数学教学论有助于缩短师范生转为教师的周期
-
二、 学习数学教学论能提高师范生的数学教育理论水平
-
三、 学习数学教学论能使师范生掌握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
四、 学习数学教学论有利于师范生形成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
五、 学习数学教学论对普及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有特殊意义
-
思考题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回顾
-
第一节 国外数学教育改革
-
一、 国外数学教育改革回顾
-
二、 “新数学”运动与国外数学教育改革
-
三、 国际数学家联合会对国外数学教育改革的贡献
-
第二节 我国数学教育改革
-
一、 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简史
-
二、 我国数学教育观念简介
-
三、 我国数学教育走向世界的历程
-
思考题一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
-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程改革
-
一、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
二、 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
第二节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
一、 《标准1》的基本理念
-
二、 《标准2》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
第三节 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
-
一、 数感
-
二、 符号感
-
三、 空间观念
-
四、 数据分析观念
-
五、 应用意识
-
六、 推理能力
-
第四节 中学数学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
一、 《标准1》的总体目标与第三学段的具体目标
-
二、 《标准1》的课程内容
-
三、 《标准2》的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
四、 《标准2》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
第五节 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对教师的要求
-
一、 处理好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的关系
-
二、 正确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
-
三、 精心设计数学教学
-
第六节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角色分析
-
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
二、 学生品味“科学家”的感受
-
三、 学生参与课程评价
-
思考题二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数学的特点与中学数学
-
第一节 对数学的认识
-
一、 数学是什么
-
二、 数学的价值
-
第二节 中学数学的特点
-
一、 作为科学的数学的特点
-
二、 中学数学的特点与教学
-
第三节 中学数学与数学前沿
-
一、 现代数学前沿概述
-
二、 中学数学渗透现代数学概述
-
思考题三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数学思维与学生发展
-
第一节 数学思维品质概述
-
一、 数学思维
-
二、 数学思维的品质
-
第二节 数学思维与数学教学
-
一、 数学思维的一般方式
-
二、 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特点
-
三、 数学思维教学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数学思维与科学思维
-
一、 科学思维
-
二、 数学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关系
-
第四节 数学思维的培养
-
一、 逻辑思维的培养
-
二、 形象思维的培养
-
三、 创新思维的培养
-
思考题四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学数学能力与教学
-
第一节 数学能力的定义
-
一、 能力与数学能力的定义
-
二、 数学能力与数学知识、技能的关系
-
第二节 数学能力的成分结构
-
一、 数学能力成分结构概述
-
二、 我国数学教育关于数学能力观的变化
-
三、 数学能力的成分结构
-
第三节 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
一、 数学一般能力的培养
-
二、 数学特殊能力的培养
-
三、 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
四、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
第四节 数学能力的个性差异
-
一、 数学能力的年龄特点
-
二、 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
-
三、 数学气质类型的差异
-
思考题五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中学数学学习
-
第一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
一、 学习的特点
-
二、 学习的分类
-
三、 学习的方法
-
第二节 数学学习过程分析
-
一、 三种基本学习观
-
二、 中学数学学习的过程
-
三、 学习迁移与数学教学
-
第三节 影响数学学习的因素分析
-
一、 影响数学学习的内部因素
-
二、 影响数学学习的外部因素
-
第四节 数学教师与中学数学学习
-
一、 中学数学的学习目的
-
二、 教师在中学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要工作
-
第五节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学习
-
一、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
二、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三、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策略
-
思考题六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
第一节 中学数学课程实施的原则
-
一、 中学数学课程实施的含义
-
二、 中学数学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中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
一、 启发式教学模式
-
二、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
第三节 中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
一、 中学数学教学的备课——制订教学方案
-
二、 中学数学教学的上课——实施教学方案
-
三、 中学数学教学的课外工作——完善教学方案
-
思考题七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师范生的培养与综合素质优化
-
第一节 师范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与数学教师的数学专业素质
-
一、 师范生的数学知识结构
-
二、 数学教师的数学专业素质
-
第二节 师范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
-
一、 师范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
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
-
第三节 中学数学教育研究与师范生的科研素质
-
一、 中学数学教育研究
-
二、 师范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
第四节 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
一、 数学教师的教育理念
-
二、 数学教师的知识体系
-
三、 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
思考题八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九章 数学教育理论与中学数学教学
-
第一节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与中学数学教学
-
一、 关于现代数学特性的论述
-
二、 关于数学教学目的的探讨
-
三、 关于数学教学原则的设想
-
四、 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
第二节 波利亚的解题理论与中学数学教学
-
一、 波利亚的解题表及评述
-
二、 波利亚的启发法和合情推理
-
三、 波利亚解题理论的评述及其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
第三节 建构主义理论与中学数学教学
-
一、 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
-
二、 中学数学教学的建构观
-
第四节 我国的数学“双基”教学理论与中学数学教学
-
一、 数学“双基”的含义及发展
-
二、 数学“双基”教学的理论研究发展状况
-
三、 数学“双基”教学理论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
思考题九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十章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
-
第一节 数学思想方法概述
-
第二节 中学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
一、 字母代表数思想方法
-
二、 建模思想方法
-
三、 化归思想方法
-
四、 分类讨论思想方法
-
五、 集合思想方法
-
六、 辩证思想方法
-
七、 函数与方程思想方法
-
第三节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与教学
-
一、 如何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
二、 中学代数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与教学
-
三、 中学几何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与教学
-
四、 平面三角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与教学
-
五、 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与教学
-
六、 微积分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与教学
-
七、 概率统计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与教学
-
思考题十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
第一节 数学课堂的导入技能
-
一、 导入技能运用的目的
-
二、 导入技能设计的原则
-
三、 导入技能的主要类型
-
四、 导入技能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二节 数学课堂的讲解技能
-
一、 讲解技能运用的目的
-
二、 讲解技能设计的原则
-
三、 讲解技能的主要类型
-
四、 讲解技能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三节 数学课堂的板书技能
-
一、 板书技能运用的目的
-
二、 板书技能设计的原则
-
三、 板书技能的主要类型
-
四、 板书技能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四节 数学课堂的提问技能
-
一、 提问技能运用的目的
-
二、 提问技能设计的原则
-
三、 提问技能的主要类型
-
四、 提问技能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五节 其他数学课堂教学技能
-
一、 数学课堂的演示技能
-
二、 数学课堂的变化技能
-
三、 数学课堂的结束技能
-
思考题十一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中学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
第一节 中学数学命题与考试
-
一、 中学数学试题的类型
-
二、 中学数学命题的原则和标准
-
三、 中学数学命题的步骤
-
四、 中学数学试题的编制
-
第二节 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
-
一、 考试成绩的统计
-
二、 试题与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
-
三、 考试成绩的整体分析
-
四、 标准分数
-
第三节 中学数学学习评价
-
一、 中学数学学习评价概述
-
二、 中学数学学习评价的功能
-
三、 中学数学学习评价的要求
-
四、 中学数学学习评价的类型
-
五、 中学数学学习评价的方法
-
六、 中学数学学业质量评价
-
思考题十二
-
本章参考文献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
-
品德教育書(第二冊)
冀午(著) -
國際教育實戰導航:一所臺灣小學的行動研究
趙文德(著) -
英該不一樣
顏佑亮(著);詹靚秋(編) -
輕鬆學國語文系列:2多音字活用練習
周路得陳恩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