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虞和平 (著)
- 學科分類: 應用科學類
- 書籍分類: 中國/臺灣歷史 ; 文學院
- 出版社: 弘雅三民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21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571917979
- DOI: 10.978.95719/17979
商會與中國早期現代化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 目錄
-
主編者序
-
章 序
-
自 序
-
第一章 商會與中國早期現代化的關係
-
第一節 中國早期現代化的概念涵義
-
一、現代化的一般涵義
-
二、中國早期現代化的涵義
-
三、中國早期現代化的起點和階段
-
四、中國早期現代化的特點
-
第二節 商會在中國早期現代化中的角色
-
一、現代化運動的隊伍結構
-
二、商會的歷史使命
-
第二章 從行業性整合到省區性整合
-
第一節 鴉片戰爭後行會組織的發展和變化
-
一、行會的性質和作用
-
二、行會組織的普及和結構合理化
-
三、行會內部構成和功能的資本主義化
-
四、行會組織和功能變化的原因
-
第二節 西方商會和在華洋商商會的產生發展和影響
-
一、西方各國商會
-
二、在華洋商商會
-
三、中國人的認識和嘗試
-
第三節 中國商會的產生發展和區域性階級整合
-
一、西方影響與中國商會的誕生
-
二、商會的法人社團性質
-
三、商會與政府的關係
-
四、商會的組織結構及其地區性整合功能
-
第三章 從區域性整合到全國性整合和走向世界
-
第一節 全國商會聯合會的成立與全國性組織結構的整合
-
一、在工業化和民主化中誕生
-
二、為合法化而鬥爭
-
三、組織結構和整合功能
-
第二節 走向世界
-
一、與外國商會的交往和商人外交觀念的萌發
-
二、參加國際商會
-
第四章 從傳統到現代
-
第一節 商會:傳統與現代的統一體
-
一、傳統與現代的聯繫和區別
-
二、行會與商會的組織關係
-
三、行會對商會的潛在適應性及兩者的功能結構關係
-
第二節 商會:從傳統向現代過渡的載體
-
一、商會對行會現代化的促進作用
-
二、商會的現代性特徵
-
第五章 商會與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
第一節 制訂經濟法規,維護經濟秩序
-
一、參與經濟法規制訂:清末時期
-
二、參與經濟法規制訂:民國時期
-
三、促進民初經濟法制建設
-
四、改善資本主義經濟秩序
-
第二節 提倡實業教育,培養實業人才
-
一、振興實業以開「商智為先河」
-
二、敦促政府和工商界發展實業教育
-
三、興學育才的實踐活動
-
第三節 尋求平等互利的中美經濟合作
-
一、中美經濟合作項目的提出
-
二、尋求平等互利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觀願望
-
三、事與願違的合作結果
-
第六章 商會與紳商的政治參與
-
第一節 清末立憲和革命運動中的商會
-
一、擁護預備立憲
-
二、參加國會請願
-
三、捲入革命行列
-
第二節 民國政治風雲中的商會
-
一、調和民初政爭
-
二、反對「二次革命」
-
三、從脅從帝制到拋棄袁世凱
-
四、從調和南北之爭到廢督裁兵
-
第三節 對民主政治的努力
-
一、爭取國會議席和參政權
-
二、國是會議與聯邦運動
-
三、民治委員會與國民革命
-
第七章 商會與民族獨立運動
-
第一節 民族觀念的特性
-
一、民族觀念的一般涵義及其傳統性和現代性
-
二、一般紳商的民族觀念
-
第二節 力爭國際平等
-
一、清末反美愛國運動
-
二、抵制「二十一條」運動
-
第三節 奮挽國家利權
-
一、支持「五四運動」,力爭收回山東主權
-
二、華盛頓會議前後
-
三、聲援「五卅」運動和關稅自主
-
第八章 結論
-
第一節 近代商會:中國早期現代化的一個失敗的承擔者
-
一、原因之一:政府的腐敗無能
-
二、原因之二:自身的軟弱
-
三、原因之三:政治文化素質的相對低下
-
第二節 中國早期現代化程度的基本估評
-
一、工業化的發展程度
-
二、國民所得的提高程度
-
三、結語
-
附錄 原始圖片
-
附錄 參考書目
-
版權宣告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