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藏传佛教对女性的重视关系到佛教信仰的本质和结构。本书从信仰体系层面、历史人物层面和现实群体层面出发,对藏传佛教女性观展开研究,以女性主义哲学的视角分析藏传佛教女性观的内涵及张力,以女性成就者为典范,分析她们如何克服自身“内在性”、实现“超越性”,探讨女性宗教文化的缺位和重建。
- 目錄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宗教学研究博士文库学术委员会
-
总序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藏传佛教女性观溯源
-
第一节 早期佛教的女性观
-
一 佛陀的三十二相
-
二 原始经典中对女性的尊重
-
三 女身五碍说
-
第二节 大乘佛教女性观
-
一 大乘佛教三十二相观
-
二 净土之女身
-
三 转女成男与离女身法
-
第三节 密宗女性观
-
一 智慧与母亲的象征
-
二 兴盛的女尊信仰
-
第二章 藏传佛教女性观的内涵及张力
-
第一节 女尊信仰
-
一 西藏女性崇拜源流
-
二 护法女尊
-
三 度母信仰
-
第二节 女性领袖
-
一 玛久拉仲的成道之路
-
二 多杰帕姆女活佛转世系统
-
第三节 女众信徒
-
一 藏族传统女性观
-
二 尼僧的寺庙生活
-
第三章 藏传佛教女性观哲学反思
-
第一节 藏传佛教女性观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
-
一 女性主义发展脉络和主要议题
-
二 波伏瓦的女性主义观点
-
三 藏传佛教女性观研究与女性主义的沟通
-
第二节 佛教的性别形相之辩
-
一 理想层面的男性主体意识
-
二 现实层面的女性他者地位
-
三 实践层面的“双性同体”观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崇拜和女性“身体”观
-
一 女性崇拜的起源
-
二 女性崇拜的意义
-
三 女性“身体”观与尼僧形象
-
第四章 女性宗教文化的缺位与重建
-
第一节 女性宗教文化缺位的原因
-
一 生理因素谬误
-
二 性别制度的演变与复杂性
-
三 经济能力问题和教育资源局限
-
四 自我认知过低
-
五 尼僧制度困境
-
第二节 女性成就的经验
-
一 宗教因素和宗教追求
-
二 成就女性领袖的历史因素
-
第三节 恢复或重建女性宗教文化的意义
-
一 佛教伦理角度
-
二 女性解放角度
-
第四节 重建女性宗教文化的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
-
今天不開庭:法庭外的李勝雄
李勝雄(著) -
菩提道次第廣論(下)
宗喀巴大師(著);法尊法師(譯) -
海峽兩岸道教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
龔鵬程(編) -
贏在未來:3─宗教領袖篇
財法人團世界領袖教育基金會(著);劉台平,張家昀,林采蓁,何玉凡,楊琇婉,江美慧(編);李安國,詹振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