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刘沅(1767~1855),祖籍湖北麻城刘家沟,先祖于明末迁蜀。刘沅出生于双流云栖里,嘉庆十二年(1807) 迁居成都淳化街。因刘沅在双流和成都的书塾中均有一株古槐,故世称刘沅为“槐轩先生”,其学为“槐轩之学”。刘沅是学问大家,现存著述逾200卷。本书作者2010年开始以槐轩学派的学术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以刘沅所关怀之社会历史问题为轴心展开探讨,阐明其逾出当时知识界义理与考据之争的真正深意,在于重建社会整体性的价值信念系统。
- 目錄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序
- 前言
- 目录
- 第一章 “以‘天理’定人性,以‘中庸’概圣贤”
- 第一节 融通三教之真意:作为精神之“道”的槐轩学
- 第二节 “匡末俗而明大道”:槐轩立言之“大本”
- 第三节 “天之理,人得之以为性”:百姓作为“人类”之人的尊严与价值
- 第二章 “养其中而制其外”与“制其外以养其中”
- 第一节 “万理函于性,万事根于心”:槐轩的世道人心观
- 第二节 “为上尤必自修道”:槐轩对中国历史的深切识见
- 第三节 “仁育苍生,则大道未尝不在是”:槐轩的价值史观
- 第三章 “圣人知天心,立人道,以持气化无穷”
- 第一节 天意—民生—德政:周人基于王族本位的观念结构的形成
- 第二节 天——民——元后:槐轩之超越王族本位的纯粹观念的真意
- 第三节 “成己成人,养教周全无憾”:“上天爱民”的历史之合目的性
- 第四节 “至明至公”与“协乎中正”的统一:槐轩对良政系统如何可能的思考
- 第四章 “圣人知天心,立人道,以持气化无穷”
- 第一节 “天假”与“天意”:船山与槐轩的历史理性之同趋
- 第二节 “善世宜民,变通协一,必俟圣流”:槐轩之普遍价值的历史理性
- 第五章 “学为圣人”与“无愧为人,即无愧于天”
- 第一节 “学术正而治术隆”与“探渊源而出治道”:槐轩与朱子的“内在一致性”
- 第二节 “三代直道,存于简策”:以“道学”承载“道统”的历史意义
- 第三节 “多传经而少传道”:对士人群体的反省与批评
- 第四节 “君子建极”:有“道”社会的恒久法则
- 第六章 “学为圣人”与“无愧于人,即无愧于天”
- 第一节 “托始孔子”之深意:确立经邦治国的价值准则
- 第二节 “道非师不传,五伦非道不立”:儒者之价值理念与历史责任
- 第三节 关于槐轩尊古本《大学》的讨论
- 第四节 “致中”就是“至善”:为人的生活提出善恶之标准
- 第五节 由人而圣而希天:人在历史中的最高目的
- 后记
- 后折页
- 封底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