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雷凯 (著)
- 學科分類: 科學類
- 書籍分類: 網路技術 ; 電機資訊學院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地:中國大陸
- 出版日期:2015
- 語文:簡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7301259436
信息中心网络与命名数据网络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全书分为十二章,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了命名数据网络、NDN的架构、NDN的命名机制、NDN的缓存机制、路由与转发、NDN的安全和隐私、NDN的典型应用、NDN的实践、NDN的模拟实验等内容,在书的最后附有参考文献供读者参考。
本书的特点是内容新颖、概述严谨、图文并茂。突出对基本原理以及概念的阐述,同时力图反应出全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随着NDN项目的兴起和发展,逐步纳入本科、研究生网络相关的学习内容,本书可供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本科、研究生使用,对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一定的学习
- 目錄
-
前言
-
序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通信网络演进历史
-
1.2 当今互联网发展趋势和特征问题
-
1.3 未来互联网研究趋势
-
1.4 FIA四个项目:NDN、Mobility First、XIA、Nebula
-
1.5 本书的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信息中心网络
-
2.1 ICN网络基本概念和组成模块
-
2.1.1 信息对象/数据对象
-
2.1.2 命名机制
-
2.1.3 元数据
-
2.1.4 内容寻址和转发
-
2.1.5 路由与传输
-
2.1.6 信息对象传输层
-
2.1.7 缓存机制
-
2.1.8 存储和搜索
-
2.2 典型的ICN项目
-
2.2.1 未来互联网研究项目进展
-
2.2.2 几个代表性ICN相关构架方案
-
2.2.3 几种ICN构架的共同特点
-
2.3 ICN与移动网络
-
2.3.1 ICN的移动性
-
2.3.2 网络地址的无关性
-
2.3.3 连接会话的不依赖性
-
2.3.4 多寻址(Multi-Homing)/多网络(Multi-Network)
-
2.4 ICN研究面临的挑战
-
2.4.1 命名机制的唯一性和一致性
-
2.4.2 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
2.4.3 安全及隐私
-
2.4.4 移动性方面
-
2.4.5 服务质量的考虑
-
2.4.6 网络管理和更好的可管理性
-
2.5 ICN未来研究的几点建议
-
2.5.1 不应该过多关注的话题
-
2.5.2 值得关注的话题
-
2.5.3 需要立即得到关注的话题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命名数据网络概要
-
3.1 NDN项目概要
-
3.2 NDN与其他ICN架构的比较
-
3.2.1 几种ICN架构的主要不同点
-
3.2.2 方案对比
-
3.2.3 命名机制对比
-
3.2.4 命名解析和路由
-
3.2.5 利用网络内部存储(In-Network Cache)
-
3.2.6 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
3.2.7 安全性方面
-
3.2.8 移动性的比较
-
3.3 NDN与TCP/IP的异同
-
3.4 NDN与P2P
-
3.5 NDN与CDN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NDN的架构
-
4.1 NDN架构的设计思想
-
4.2 NDN的体系架构
-
4.2.1 名称
-
4.2.2 以数据为中心的安全
-
4.2.3 路由和转发
-
4.2.4 缓存
-
4.2.5 传输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NDN的命名机制
-
5.1 分层命名方法
-
5.2 命名的属性和原则
-
5.3 命名的实例
-
5.4 命名机制的可扩展性
-
5.5 NDN命名机制研究进展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NDN的缓存机制
-
6.1 NDN网络的缓存策略
-
6.2 网络内部缓存与ISP缓存方法的区别
-
6.3 常见缓存替换策略
-
6.3.1 基本概念
-
6.3.2 缓存替换策略分类
-
6.4 缓存的相关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NDN路由与转发
-
7.1 路由
-
7.1.1 路由协议
-
7.1.2 命名数据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
7.1.3 路由信息安全
-
7.1.4 引导边缘节点连接
-
7.2 转发
-
7.2.1 转发模型
-
7.2.2 转发策略
-
7.3 NDN路由与转发的研究进展
-
7.3.1 路由机制的可扩展性
-
7.3.2 大规模转发
-
7.3.3 可扩展的PIT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NDN的安全和隐私
-
8.1 数字签名与验证
-
8.2 内容保护
-
8.2.1 对称式加密/非对称式加密
-
8.2.2 公钥广播加密
-
8.2.3 代理重加密
-
8.3 信任管理
-
8.3.1 信任密钥(Trusting Keys)
-
8.3.2 基于证据的安全
-
8.4 隐私保护
-
8.4.1 缓存隐私
-
8.4.2 名称隐私
-
8.4.3 签名隐私
-
8.5 网络攻击
-
8.5.1 传统DDoS攻击在NDN下的表现
-
8.5.2 Interest泛洪攻击
-
8.5.3 缓存污染
-
8.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NDNx的安装与使用
-
9.1 NDNx简介
-
9.2 Ubuntu下配制NDNx实验环境
-
9.3 NDNx常用命令
-
9.4 NDNx同步协议
-
9.5 NDNx应用实例
-
9.5.1 使用ndnChat聊天
-
9.5.2 ndnVLC
-
9.5.3 ndnFileProxy
-
9.6 Android下的NDNx
-
9.7 NFD
-
9.7.1 NDN Forwarding Daemon介绍
-
9.7.2 安装指南
-
9.7.3 NFD部分指令介绍
-
9.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相关资料
-
第十章 NDN模拟实验
-
10.1 NS-3/ndnSIM离散事件模拟器
-
10.1.1 NS-3离散事件模拟器
-
10.1.2 ndnSIM简介
-
10.1.3 ndnSIM相关配置
-
10.2 DCE
-
10.2.1 DCE简介
-
10.2.2 安装及使用说明
-
10.3 常用NDN测试床
-
10.3.1 NDN Testbed
-
10.3.2 PlanetLab
-
10.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NDN应用设计与实现
-
11.1 NDN-Maze——P2P文件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11.1.1 NDN-Maze系统架构
-
11.1.2 NDN-Maze命名规则
-
11.1.3 NDN-Maze用户管理
-
11.1.4 NDN-Maze文件索引和搜索
-
11.1.5 NDN-Maze工程实现
-
11.1.6 NDN-Maze设计总结
-
11.2 NDN-Hippo流媒体点播系统的设计
-
11.2.1 NDN-Hippo系统整体设计
-
11.2.2 命名规则
-
11.2.3 数据预处理
-
11.2.4 节目目录服务器设计
-
11.2.5 数据源服务器设计
-
11.2.6 客户端数据块请求机制
-
11.2.7 缓存设计
-
11.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NDN前沿探索
-
12.1 冗余控制与网络编码
-
12.1.1 融合网络编码的NDN模型
-
12.1.2 融合网络编码的NDN流媒体系统(NDN-NCSM)设计
-
12.2 NDN下DHT算法与应用
-
12.2.1 NDN网络的DHT算法
-
12.2.2 ndnDHT应用设计
-
12.2.3 ndnDHT评测
-
12.3 智能转发策略研究
-
12.3.1 基于信息熵的概率转发策略
-
12.4 基于加密的访问控制
-
12.4.1 NDN中的访问控制
-
12.4.2 系统设计与实现
-
12.5 NDN网络拥塞控制
-
12.5.1 NDN拥塞控制机制
-
12.5.2 NHBH-RCP算法
-
12.5.3 NHBH-RCP算法测试
-
12.6 NDN与移动自组织网络
-
12.6.1 基于NDN实现MANET
-
12.6.2 NDN车联网下信息收集系统
-
12.6.3 NDN网络中的V2V通信
-
12.6.4 基于NDN的车辆自组织网络
-
12.7 NDN与物联网
-
12.7.1 物联网与NDN
-
12.7.2 楼宇管理系统NDN-BMS
-
12.7.3 NDN与物联网设备
-
12.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Q&A
-
附录二 NDN数据包格式规范
-
致谢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