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黄燎宇 (編)
- 學科分類: 史地類
- 書籍分類: 區域研究/地理 ; 社會科學院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地:中國大陸
- 出版日期:2017
- 語文:簡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7301277560
北大德国研究(第六卷)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是关于德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文学、法律等各方面的研究。作者有北京大学各相关院系的教师,以及其他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人民大学等的老师。对于读者较深入地了解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很大帮助。本书的主题为民族与国家,收录了来自中、德、日、韩四国著名的德国研究学者关于德国和东亚各国的历史、政治、文化、文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读者较深入地了解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很大帮助。
其中,《卡西尔读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所做评议》《学习瑞士的榜样》《1859年席勒百周年诞辰应景诗两首》为
- 目錄
-
版权信息
-
目录
-
编委会
-
编者的话
-
Editorial
-
本期题解
-
转向抑或调整——民族—国家的当代抉择
-
历史文献首译及述评
-
《教宗史——15至18世纪的罗马教宗》前言
-
兰克史学:并非考据史学
-
卡西尔读海德格尔的《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
-
学习瑞士的榜样
-
瑞士联邦:正确解决欧洲民族矛盾的典范——《学习瑞士的榜样》述评
-
1859年席勒百周年诞辰应景诗两首
-
“民族诗人”席勒?——1859年席勒百周年诞辰庆典
-
本辑专题:民族与国家
-
由共同体获得的救赎——魏玛共和国政治亡灵崇拜中的民族与宗教
-
莱辛与犹太人
-
文学中的案件与政治合法性——克莱斯特与霍夫曼作品中的法律与民族身份的建构
-
东北亚的民族、民族主义、身份认同及其与20世纪德国的关系
-
“文化”作为后纳粹时代德意志民族国家的认同基础?——从梅尼克晚年的一篇演讲稿谈起
-
德国民族现代性研究的理论视角
-
荷尔德林“父国”概念中的个人、政治与宗教
-
日本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市民概念的发展
-
本辑特约
-
儒家公羊派与历史哲学——对现代公羊学问题的一个简扼回顾
-
民族、民族主义与国家建构
-
民族问题、国家认同、国际关系:儒家的新天下体系及其优越性
-
其他论题
-
布莱希特和佛陀
-
作为政策的民事社会志愿行动——德国志愿服务比较分析
-
论日本福利国家“开端之争”及其社会理论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