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聂友军 (著)
- 學科分類: 史地類
- 書籍分類: 中國/臺灣歷史 ; 文學院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地:中國大陸
- 出版日期:2017
- 語文:簡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7301278703
日本学研究的“异域之眼”:以1872-1922年《日本亚洲学会学刊》为主线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本书从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理念出发,倚重原典实证,研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旅居日本的欧美学者对日本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及其相应日本文化观的形成原因。以梳理“异域之眼”所带来的洞见与视域盲点为主轴,整体观照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全面阐述学科化的“日本学”这一理论本体的基本内涵、发生轨迹、典型特征与价值意义。旨在为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与国际日本学研究拓展新的视角、思路与研究领域,以期进一步深入理解日本,更加全面地理解欧美世界,并提供反观中国自身的镜鉴。
- 目錄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一、中国的日本研究相对不足
-
二、引入“他者”视角之必要
-
第二节 先行研究综述
-
一、中国的研究现状
-
二、日本的相关研究
-
三、英语世界的研究
-
第三节 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卷一:日本学概观
-
第一章 日本学与日本亚洲学会
-
第一节 “日本学”概念的界定
-
一、西方的日本研究分期
-
二、作为学科的“日本学”
-
第二节 日本亚洲学会的创立与发展
-
一、学会创立缘起
-
二、学会发展历程
-
三、会员发展情况
-
第三节 日本亚洲学会的组织与运作
-
一、学会理事会
-
二、会员大会
-
三、学会图书馆
-
四、学术互动
-
第二章 《日本亚洲学会学刊》的学术影响
-
第一节 全面广阔的研究领域
-
一、《学刊》的目标定位
-
二、基础性经典文献的翻译
-
三、《学刊》刊文主题分类
-
第二节 百科全书式研究理路
-
一、以科学性为生命线
-
二、“他者”视角的观照
-
三、学术性与趣味性结合
-
第三章 《学刊》的撰著者与读者群
-
第一节 《学刊》撰著者概况
-
一、撰著者一瞥:历任会长
-
二、《学刊》部分固定撰稿人
-
第二节 《学刊》读者群分析
-
一、世界各地的学术机构成员
-
二、有“西学”背景的日本人
-
卷二:日本学之冠冕
-
第四章 阿斯顿与萨道义
-
第一节 高产的《学刊》干将
-
一、专注日本文史的阿斯顿
-
二、研究领域多栖的萨道义
-
第二节 《早期日本历史》解读
-
一、日本史籍可信度研判
-
二、“神功皇后征韩”考辨
-
三、历史研究方法论思考
-
第三节 《日本文学史》分析
-
一、对日语变迁的强调
-
二、对外来影响的关注
-
三、纵横对比彰显特性
-
四、对社会语境的把握
-
五、书写当代史的史识
-
第四节 《纯神道的复兴》述论
-
一、极力消除外来影响的“纯神道”
-
二、萨道义论“国学四大人”思想
-
三、在“排异”中“变异”的路径
-
第五章 张伯伦
-
第一节 《古事记》翻译与研究
-
一、文本的选择与解读
-
二、多领域开启日本学
-
三、圆融汇通的研究方法
-
四、张伯伦的历史观管窥
-
第二节 《日本事物志》解读
-
一、为过往的日本撰写墓志铭
-
二、互文性与开放性编著特色
-
三、对日本特质的把握与阐释
-
四、直面当下的意识及其局限
-
五、张伯伦与赫恩日本观比较
-
第三节 《芭蕉与日本俳句》分析
-
一、对俳句文体与芭蕉俳句的理解
-
二、译介兼及原作精神及日本特色
-
三、俳句的西传及其在欧美的影响
-
卷三:日本学之习俗考
-
第六章 婚育习俗与日本女性观
-
第一节 比较视界下的日本婚育习俗
-
一、旅日欧美学者论日本婚育习俗
-
二、东西方婚育习俗的对比与差异
-
第二节 婚育习俗对日本女性观的折射
-
一、从长幼有序到男尊女卑的变迁
-
二、女性以家庭为中心的身份定位
-
第七章 收养养子习俗与日本伦理观
-
第一节 收养习俗的规定、变迁与功用
-
一、收养养子的诸种规定
-
二、收养养子与家业继承
-
第二节 收养习俗对日本伦理观的影响
-
一、作为家庭法基石的收养制
-
二、家的扩大与效忠团体意识
-
第八章 丧祭习俗与日本生死观
-
第一节 日本丧祭习俗的区别性特征
-
一、日本的丧葬习俗
-
二、日本的祭祀礼俗
-
第二节 宗教视域中的日本生死观
-
一、宗教与日本葬仪的关系
-
二、灵魂信仰与日本生死观
-
三、佛教对生死观念的影响
-
余论
-
第一节 文学比较与跨文化传通
-
一、东西方民间故事对照
-
二、东西方作家间的类比
-
三、文学“类比”的合法性
-
四、西方中心主义的阴影
-
五、“比较”如何作为方法
-
第二节 日本文化再思考
-
一、自主取舍的余裕
-
二、变异复合的权宜
-
三、变动不居的无奈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日本亚洲学会学刊》(第一辑)目录
-
附录二 日本亚洲学会《章程》
-
附录三 日本亚洲学会《规章制度》
-
附录四 阿斯顿生平及主要著作年表
-
附录五 萨道义生平及主要著作年表
-
附录六 张伯伦生平及主要著作年表
-
后记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