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邢曼媛 (著)
- 學科分類: 社會科學類
- 書籍分類: 法律學 ; 社會科學院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地:中國大陸
- 出版日期:2017
- 語文:簡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7301281987
刑法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本书是总结了作者近30年在公安院校刑法教学与科研工作撰写而成,是基于公安院校全校刑法专业基础课的教学需要,以及公安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刑法学教材进行了适宜的优化。本教材适用于公安院校专科和本科层次的刑法课程。由于受到课程性质和课时的限制,本教材注重对现行刑法的理解和应用,在"刑法总论"侧重对条文的解读,"刑法分论"则侧重公安机关执法中的常见罪名进行详细阐述,其他部分简略说明。
因为2015年11月《刑法修正案(九)》以及截至2017年1月已经出台多个重要的司法解释,本书根据最新立法和司法文件对一
- 目錄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作者简介
-
第一编 刑法总论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
-
一、刑法的概念
-
二、刑法的性质
-
第二节 刑法的目的和任务
-
一、刑法的目的和根据
-
二、刑法的任务
-
第三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
一、刑法的体系
-
二、刑法的解释
-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刑法基本原则概述
-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
二、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
三、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
-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体现
-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
-
第三节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
一、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
-
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立法体现
-
三、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司法适用
-
第四节 罪刑相适应原则
-
一、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
-
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体现
-
三、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适用
-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的概念及原则
-
二、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
-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
一、刑法的生效时间
-
二、刑法的失效时间
-
三、刑法的溯及力
-
第四章 犯罪与刑事责任
-
第一节 犯罪概念
-
一、犯罪的一般概念
-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
第二节 犯罪构成
-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
-
二、研究犯罪构成的意义
-
第三节 刑事责任
-
一、刑事责任的概念
-
二、刑事责任的根据
-
三、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
-
第五章 犯罪构成要件
-
第一节 犯罪客体
-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
-
二、犯罪客体的种类
-
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
第二节 犯罪客观方面
-
一、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
二、危害行为
-
三、危害结果
-
四、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
五、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
第三节 犯罪主体
-
一、犯罪主体概述
-
二、刑事责任年龄
-
三、刑事责任能力
-
四、单位犯罪
-
第四节 犯罪主观方面
-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和意义
-
二、犯罪故意
-
三、犯罪过失
-
四、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
五、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
六、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
第六章 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
第一节 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概述
-
一、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的概念
-
二、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的特征
-
第二节 正当防卫
-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
二、正当防卫的条件
-
三、特殊防卫权
-
四、防卫过当
-
第三节 紧急避险
-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
-
二、紧急避险的条件
-
三、避险过当
-
四、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
-
第七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
第一节 犯罪既遂
-
一、犯罪既遂的概念
-
二、犯罪既遂的类型
-
三、既遂犯的处罚原则
-
第二节 犯罪预备
-
一、犯罪预备形态的概念
-
二、犯罪预备的特征
-
三、犯罪预备的类型
-
四、预备犯的处罚原则
-
第三节 犯罪未遂
-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
-
二、犯罪未遂的特征
-
三、犯罪未遂的类型
-
四、未遂犯的处罚原则
-
第四节 犯罪中止
-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
-
二、犯罪中止的特征
-
三、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
第八章 共同犯罪
-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
-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
-
二、共同犯罪的条件
-
三、对共同犯罪的认定
-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
一、任意共同犯罪与必要共同犯罪
-
二、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
三、简单共同犯罪与复杂共同犯罪
-
四、一般共同犯罪与犯罪集团
-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
一、主犯
-
二、从犯
-
三、胁从犯
-
四、教唆犯
-
第九章 一罪与数罪
-
第一节 概述
-
一、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
-
二、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意义
-
三、数罪的类型
-
第二节 实质的一罪
-
一、继续犯
-
二、想象竞合犯
-
三、结果加重犯
-
第三节 法定的一罪
-
一、惯犯
-
二、结合犯
-
第四节 处断的一罪
-
一、连续犯
-
二、牵连犯
-
三、吸收犯
-
第十章 刑罚
-
第一节 刑罚概述
-
一、刑罚的概念
-
二、刑罚的功能
-
三、我国刑罚的目的
-
第二节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
一、刑罚体系
-
二、刑罚种类
-
三、非刑罚处理方法
-
第三节 量刑
-
一、量刑的概念和量刑的原则
-
二、量刑的情节
-
第四节 刑罚的裁量制度
-
一、累犯
-
二、自首
-
三、坦白
-
四、立功
-
五、数罪并罚
-
六、缓刑
-
第五节 刑罚的执行制度
-
一、减刑
-
二、假释
-
三、社区矫正
-
第六节 时效和赦免
-
一、时效
-
二、赦免
-
第二编 刑法各论
-
第十一章 刑法各论概述
-
第一节 概述
-
一、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和重要意义
-
二、刑法分则与刑法总则的关系
-
三、刑法分则的体系
-
第二节 具体犯罪条文的结构
-
一、罪状
-
二、罪名
-
三、法定刑
-
第十二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
第一节 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
-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
-
二、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构成要件
-
第二节 危害国家安全罪分述
-
一、背叛国家罪
-
二、分裂国家罪
-
三、叛逃罪
-
四、间谍罪
-
五、其他犯罪
-
第十三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
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
-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
-
第二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分述
-
一、放火罪
-
二、爆炸罪
-
三、投放危险物质罪
-
四、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五、破坏交通工具罪
-
六、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
-
七、劫持航空器罪
-
八、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备罪
-
九、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
十、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
-
十一、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
十二、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
十三、丢失枪支不报罪
-
十四、危险驾驶罪
-
十五、交通肇事罪
-
十六、重大责任事故罪
-
十七、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
-
十八、其他犯罪
-
第十四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
第一节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概述
-
一、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概念
-
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构成要件
-
第二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二、生产、销售假药罪
-
三、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
四、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五、其他犯罪
-
第三节 走私罪
-
一、走私武器、弹药罪
-
二、走私淫秽物品罪
-
三、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
四、其他犯罪
-
第四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
一、虚报注册资本罪
-
二、妨害清算罪
-
三、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
-
四、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
五、其他犯罪
-
第五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
一、伪造货币罪
-
二、持有、使用假币罪
-
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四、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
五、洗钱罪
-
六、其他犯罪
-
第六节 金融诈骗罪
-
一、集资诈骗罪
-
二、贷款诈骗罪
-
三、信用卡诈骗罪
-
四、保险诈骗罪
-
五、其他犯罪
-
第七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
一、逃税罪
-
二、虚开发票罪
-
三、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
四、非法持有伪造发票罪
-
五、其他犯罪
-
第八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
-
二、侵犯著作权罪
-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
-
四、其他犯罪
-
第九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
一、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
二、虚假广告罪
-
三、合同诈骗罪
-
四、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
五、非法经营罪
-
六、强迫交易罪
-
七、其他犯罪
-
第十五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
第一节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概述
-
一、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概念
-
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构成要件
-
第二节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分述
-
一、故意杀人罪
-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
-
三、故意伤害罪
-
四、强奸罪
-
五、强制猥亵、侮辱罪
-
六、非法拘禁罪
-
七、绑架罪
-
八、拐卖妇女、儿童罪
-
九、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
-
十、诬告陷害罪
-
十一、强迫劳动罪
-
十二、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
十三、侮辱罪
-
十四、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
十五、诽谤罪
-
十六、刑讯逼供罪
-
十七、暴力取证罪
-
十八、虐待被监管人罪
-
十九、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
二十、破坏选举罪
-
二十一、重婚罪
-
二十二、虐待罪
-
二十三、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
-
二十四、遗弃罪
-
二十五、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
-
二十六、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
-
二十七、其他犯罪
-
第十六章 侵犯财产罪
-
第一节 侵犯财产罪概述
-
一、侵犯财产罪的概念
-
二、侵犯财产罪的构成要件
-
第二节 侵犯财产罪分述
-
一、抢劫罪
-
二、盗窃罪
-
三、诈骗罪
-
四、抢夺罪
-
五、聚众哄抢罪
-
六、侵占罪
-
七、职务侵占罪
-
八、挪用资金罪
-
九、敲诈勒索罪
-
十、故意毁坏财物罪
-
十一、破坏生产经营罪
-
十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
第十七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第一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
-
一、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
-
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构成要件
-
第二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
一、妨害公务罪
-
二、招摇撞骗罪
-
三、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
四、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
五、聚众斗殴罪
-
六、寻衅滋事罪
-
七、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
八、其他犯罪
-
第三节 妨害司法罪
-
一、伪证罪
-
二、窝藏、包庇罪
-
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
四、脱逃罪
-
五、其他犯罪
-
第四节 妨害国(边)境管理秩序罪
-
一、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
二、偷越国(边)境罪
-
三、其他犯罪
-
第五节 妨害文物管理秩序罪
-
一、倒卖文物罪
-
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
-
三、其他犯罪
-
第六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
一、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
二、医疗事故罪
-
三、非法行医罪
-
四、其他犯罪
-
第七节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
一、污染环境罪
-
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
三、盗伐林木罪
-
四、其他犯罪
-
第八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
二、非法持有毒品罪
-
三、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
四、其他犯罪
-
第九节 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
一、组织卖淫罪
-
二、强迫卖淫罪
-
三、其他犯罪
-
第十节 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
一、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
二、传播淫秽物品罪
-
三、其他犯罪
-
第十八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
第一节 危害国防利益罪概述
-
一、危害国防利益罪的概念
-
二、危害国防利益罪的构成要件
-
第二节 危害国防利益罪分述
-
一、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
-
二、阻碍军事行动罪
-
三、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
-
四、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
五、接送不合格兵员罪
-
六、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
-
七、其他犯罪
-
第十九章 贪污贿赂罪
-
第一节 贪污贿赂罪概述
-
一、贪污贿赂罪的概念
-
二、贪污贿赂罪的构成要件
-
第二节 贪污贿赂罪分述
-
一、贪污罪
-
二、挪用公款罪
-
三、受贿罪
-
四、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
五、行贿罪
-
六、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
七、其他犯罪
-
第二十章 渎职罪
-
第一节 渎职罪概述
-
一、渎职罪的概念
-
二、渎职罪的构成要件
-
第二节 渎职罪分述
-
一、滥用职权罪
-
二、玩忽职守罪
-
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
四、徇私枉法罪
-
五、私放在押人员罪
-
六、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
七、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
八、其他犯罪
-
第二十一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
第一节 军人违反职责罪概述
-
一、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概念
-
二、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构成要件
-
第二节 军人违反职责罪分述
-
一、战时违抗命令罪
-
二、隐瞒、谎报军情罪
-
三、战时临阵脱逃罪
-
四、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
-
五、其他犯罪
-
本书引用司法文件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