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DG13氣候行動
夏天破40度高溫將是新常態?
夏天外出,不論到何處,手持風扇、遮陽傘和墨鏡,似乎已是現代人少不了的「避暑三寶」。 我們正在經歷全球史上最熱的一年,未來,台灣有哪些都會區,得當心高溫警報來襲? 2020年7月24日下午兩點,台北氣象站刷新了1896年以來最高溫紀錄——39.7℃。令人擔憂的是,這124年以來高溫紀錄, 有沒有可能繼續往上爬升?而未來的我們,勢必得與高溫共處嗎?近年來,夏天好像「變長了」,這並非錯覺,與一百年前的台灣相比, 夏天已「增加了一個月」……
立即閱讀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
探討全球暖化、能源耗竭、人口爆炸威脅下的新經濟革命巨作!
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蔓延,指數型失控程度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與理解。世界趨勢大師佛里曼長期觀察全球化發展, 指出世界正劇烈激化的五大關鍵問題:全球氣候劇變、油價波動劇烈、物價漲聲不停、全球人口激增、物種多樣性嚴重滅絕。 任一問題的應對不當,都可能使地球環境衝破臨界點,造成難以預測、無法挽回的全面性破壞,其嚴重程度足以癱瘓我們的文明, 並摧毀我們的生活。
立即閱讀
SDG2消除飢餓
快爛掉的菜可生產沼氣...?不浪費食物,從「循環生物經濟」做起!
根據Aarhus University (奧胡斯大學) 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丹麥在食品廢料和副產品再利用,進而製成沼氣、動物飼料等新產品方面表現亮眼。 丹麥農業與食品行業非常注重資源的循環和有效利用,將糧食損失與浪費盡量降低,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食物浪費和損失是一個嚴重的全球性問題。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全球的糧食浪費率高達三分之一。雖然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問題最為嚴重,但在已開發國家的糧食浪費率也接近10%。 糧食生產與水、土地和礦物等有限資源息息相關,是牽動全球人類的活動……
立即閱讀
《不剩食的美味魔法》
教你把剩食材&隔夜料理變美味的烹調隨手書
在謎樣的冰箱魔窟裡,逾期冰存的食材與剩菜既不衛生又讓人困擾,長期下來、在不知不覺中,影響的是全家人食的安全。 讓料理老師告訴你「不剩食」的美味魔法!除了重整冰箱環境之外,「不剩食」的烹調方式讓你更有效率地使用食材,省下過多採買的花費、 重覆採買的浪費,好好對待你與家人吃進肚裡的每一口食物。食譜變化包含快速醬料與濃湯、常備菜、沒下廚靈感時的晚餐, 甚至是超人早餐、小孩點心都可滿足。
立即閱讀
SDG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荒廢30年後,清水地熱再度商轉、穩供萬戶用電!
宜蘭清水地熱是台灣首處地熱實驗場,但因為開採技術與量能不足,荒廢近三十年,在今年重啟的幕後推手是結元能源總經理林伯修, 如今這裡的發電裝置容量是關廠前的十倍。沿著北橫公路行駛進宜蘭大同鄉,過了泰雅大橋後,遠方山巒間冒出白色的蒸氣, 宜蘭清水的地熱井在荒廢近三十年後,終於在今年六月成功商轉。據經濟部能源局資料,商轉後的宜蘭清水地熱發電廠裝置容量達四.二MW (百萬瓦),是全台首座二十四小時穩定運轉的地熱發電廠,可供應宜蘭一萬戶家庭全年用電……
立即閱讀
《巫師與先知》
一本引領我們深入思考「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書!
今天地球提供的資源以及環境所能承載的能力,早已經遠遠超出其所能負荷的範圍。試想看看:當西元二○五○年到來時, 地球預計將會有超過一百億人口。這意味著將有一百億張嘴需要被餵養,一百億個可供這些人居住的地方,兩百億隻腳需要鞋子穿。 但這怎麼可能?地球真的裝得下那麼多東西嗎?就算裝得下,我們究竟要花掉多少資源來滿足這一百億人?
立即閱讀
SDG12責任消費與生產
這家公司與60棵大樹共存,還把咖啡渣變成洗髮精!歐萊德董座「這樣看」永續經營
用完的洗髮精空瓶竟能變出一棵樹!以「綠色永續」打響名號的歐萊德,顛覆過往髮妝產業,利用廢棄物製成可分解與堆肥的瓶身包裝, 並於瓶底附上種子,待瓶身分解完畢即可種下樹苗。歐萊德董事長暨創辦人葛望平強調,「永續經營不是責任,它是競爭力、生存能力」。 來到歐萊德桃園龍潭總公司,灰白外牆上掛著綠色「O'right」招牌,一旁佈滿藤蔓、植物,迎賓階梯兩側也滿是綠樹-這是歐萊德在2012年時, 斥資1.8億元打造的「綠建築」總部。這裡總計種植60棵以上大樹、1萬株以上有助基地保水之植物,並與600隻以上青蛙共存……
立即閱讀
《簡單生活的選物提案》
比起「丟掉」東西,選擇要「留下」哪一件,更困難!
展開物品減量的生活後,一開始只是單純地感覺到房間變乾淨了。當更進一步要精挑細選物品的階段時,就必須面對內心深處的感覺, 結果就是我了解了「生命中該重視的事物」。畢竟,我們的時間、空間和金錢都有限,身邊只留下重視的事物比較幸福。 「一卡皮箱的生活」不是目標,而是變得更幸福的方法之一。 現在的我感到非常清爽。只要有心,帶著一卡皮箱,就能去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
立即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