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非自願加入的賽局、全球性的革命課題。
再生能源、氣候變遷已成現在進行式,政府民間的呼籲,你是否用心傾聽?
作為美麗星球上的個體,一起讓未來的你感謝今天的自己。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永續及現代的能源

結元林伯修的地熱發電還魂記》荒廢30年後,清水地熱再度商轉、穩供萬戶用電
詳全文
宜蘭清水地熱是台灣首處地熱實驗場,但因為開採技術與量能不足,荒廢近三十年,在今年重啟的幕後推手是結元能源總經理林伯修,如今這裡的發電裝置容量是關廠前的十倍。沿著北橫公路行駛進宜蘭大同鄉,過了泰雅大橋後,遠方山巒間冒出白色的蒸氣,宜蘭清水的地熱井在荒廢近三十年後,終於在今年六月成功商轉。據經濟部能源局資料,商轉後的宜蘭清水地熱發電廠裝置容量達四.二MW(百萬瓦),是全台首座二十四小時穩定運轉的地熱發電廠,可供應宜蘭一萬戶家庭全年用電。
氣候行動

完備減緩調適行動,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夏天破40度高溫將是新常態?用5張圖表看:高溫預警最頻繁竟是「這個地方」
詳全文
夏天外出,不論到何處,手持風扇、遮陽傘和墨鏡,似乎已是現代人少不了的「避暑三寶」。我們正在經歷全球史上最熱的一年,未來,台灣有哪些都會區,得當心高溫警報來襲?2020年7月24日下午兩點,台北氣象站刷新了1896年以來最高溫紀錄——39.7℃。令人擔憂的是,這124年以來高溫紀錄,有沒有可能繼續往上爬升?而未來的我們,勢必得與高溫共處嗎?近年來,夏天好像「變長了」,這並非錯覺,與一百年前的台灣相比,夏天已「增加了一個月」。

潔淨能源

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永續及現代的能源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

煙囪之島:我們與石化共存的兩萬個日子

跟著台達節能50%

福島事故後台日エネルギー政策の変換と原子力協力

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八個臺灣能源轉型先驅者的故事

能源與氣候的迷思:兩兆元的政策失誤(修訂版)

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頂尖物理學家眼中的能源真相

台灣的能源災難:一本書讀懂能源謎團

氣候行動

完備減緩調適行動,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拿回我們的未來:年輕氣候運動者搶救地球的深度行動 

蜉蝣之島Mayfly Island

寂靜的春天:自然文學不朽經典全譯本

失去山林的孩子:震撼全美教育界,搶救科技冷漠小孩,治癒「大自然缺失症」的最佳處方

核災下的首相告白

生死時刻:對抗氣候災劫的關鍵十年

氣候變遷社會學:高碳社會及其轉型挑戰

極度地球:搶救七大生態浩劫危機,出動!

天有可測風雲:彭啟明的資料經濟與科學創業之路

我們可以選擇的未來:拯救氣候危機

臺灣 PM2.5減量的健康效益評估:均化單位效益指標之建構及應用

走一條人少的路:獨立記者寫給共同生活在這個島嶼的你我—空氣、水和土地

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

颱風:在下一次巨災來臨前

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

剝復:莫拉克風災重建3年微紀錄

返回